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首页>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7414
  • 国内刊号:61-13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奖情况: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编辑出版优秀奖;2007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评比优秀期刊奖;2007年国家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单位;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特色科技期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第04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苏蕊;王永森

关键词:肠套叠, 胃肠激素, P物质, 放射免疫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P物质(SP)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及其诱发因素(腹泻、饮食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等)存在时的变化情况,探讨SP的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1~6月期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肠套叠患儿39例(肠套叠患儿组),及同期、同院的有饮食改变、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肠套叠诱发因素的患儿30例(肠套叠诱因组)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幼儿30例为对照(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肠套叠患儿组发病当时和空气灌肠复位后15日的血浆SP水平,同时检测肠套叠诱因组及对照组幼儿的血浆SP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①肠套叠患儿组血浆SP在肠套叠急性期水平(64.887±32.470 pg/ml)较对照组(41.362±24.362 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检验,Q=4.777,P<0.01),15日后SP水平(50.060±26.083 pg/ml)较发病时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配对t检验,T=4.661,P<0.01),15日下降后的S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检验,Q=1.766,P>0.05).②肠套叠诱因组血浆SP水平(59.780±30.567 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检验,Q=3.517,P<0.05).③肠套叠患儿组中发病前有明确诱因存在者SP水平(72.172±33.352 pg/ml)与无明显诱因存在者(51.879±29.37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检验,T=1.899,P<0.05).结论 腹泻、饮食改变、上呼吸道感染等可引发血浆SP升高,而升高的SP促进了肠套叠的发生、发展,肠套叠疾病的急性期SP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可能是上述诱发因素诱发肠套叠的部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