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7414
- 国内刊号:61-13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获奖情况: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编辑出版优秀奖;2007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评比优秀期刊奖;2007年国家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单位;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特色科技期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IL-6水平的临床价值
金华;刘继斌
关键词: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 白细胞介素6(IL-6), 临床分期, 免疫分型, 国际预后指数(IPI)
摘要: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与病程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通市肿瘤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1.7±10.8岁和同期经病理确诊的DLBCL患者4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62.9±11.7岁,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3例,Ⅲ期15例,Ⅳ期9例;免疫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18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29例;国际预后指数(IPI):低危组5例,低中危组10例,中高危组12例,高危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47例DLBCL患者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IL-6水平.所有研究对象近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激素类药物.然后根据DLBCL临床分期、免疫分型、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类分组比较.结果 DLBCL组较健康对照组IL-6水平高且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IL-6水平增高明显:对照组(13.16±6.11 pg/ml)与Ⅰ期(18.20±9.03 pg/ml)相比t=2.19,P<0.05;Ⅰ期与Ⅱ期(26.91±8.12 pg/ml)相比t=2.43,P<0.05;Ⅱ期与Ⅲ期(35.93±9.29 pg/ml)相比t=2.71,P<0.05;Ⅲ期与Ⅳ期(45.78±12.23 pg/ml)相比t=2.23,P<0.05,每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分型中预后较好的GCB组的IL-6表达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的non-GCB组,但高于健康对照组:对照组(13.16±6.11 pg/ml)与GCB组(20.35±8.87 pg/ml)相比t=3.78,P<0.05;GCB组与non-GCB组(38.52±9.98 pg/ml)相比t=6.32,P<0.05,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患者随着IPI值的提高,IL-6水平也逐渐递增,健康对照组(13.16±6.11 pg/ml)与低中危组(含低危组19.38±8.76 pg/ml)相比t=3.11,P<0.05,低中危组(含低危组)与中高危组(30.17±10.88 pg/ml)相比t=2.86,P<0.05,中高危组与高危组(41.55±10.28 pg/ml)相比t=2.97,P<0.05,各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可间接反映DLBCL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其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观察DLBCL 病情变化的一项检测指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