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4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398/R
邮发代号: 52-11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获奖情况: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编辑出版优秀奖;2007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评比优秀期刊奖;2007年国家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单位;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特色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7414
- 国内刊号:61-13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检测系统AST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AST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RANDOX水平2和水平3,以及41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五个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日立7170A(1);岛津CL7200;强生Vitros250;罗氏Combus;日立7170A(2)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试剂、质控物等,分别命名为检测系统1~5.]上进行AS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水平的质控物......
作者:冯妙芙;卢燕君;王美兰;黄宪章;柯培锋;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6- 01
-
岛津CL8000生化分析仪酸碱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配制能替代原装清洗剂清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酸碱清洗剂.方法根据仪器说明书上提供的清洗本仪器所用的清洗剂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有机酸和强碱作为酸碱清洗剂的主要成分,并在有机酸和强碱溶液中加入具有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原装清洗剂比较,观察仪器水空白值,做部分检测项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自配清洗剂可有效地清洁反应杯、反应槽和管道系统,理化性质稳定,可保持长时间不混浊,......
作者:汪俊汉;张艳平;曾祥军 刊期: 2006- 01
-
库存全血凝血因子Ⅷ、Ⅸ活性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Ⅷ、Ⅸ活性在库存全血存放过程中的变化,为指导临床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对20份4℃保存的全血在0,12,24,48,72h,4,5,7,10,14,21,28,33d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Ⅷ、Ⅸ活性.结果FⅧ:C在0h为131.74%±34.57%,4℃存放12h衰减20%,24h衰减48%,48h后衰减70%左右;FⅨ:C在0h为105.......
作者:杨江存;叶世辉;李芒会;任健康 刊期: 2006- 01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分型分析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进行探讨.方法对34例多发性骨髓瘤分别使用欧洲会议标准和国内两种分型标准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型对比分析.结果原浆细胞、幼浆细胞、成熟浆细胞三型使用欧洲会议标准和国内标准Ⅰ分型结果相同,使用国内标准Ⅱ分出了火焰细胞型,故原、幼浆细胞型比率有所降低.结论国内标准Ⅱ较为实用,其分出火焰细胞型,有助于在没有条件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地区推断出IgA型多发性骨髓瘤,但该分型仍......
作者:赵应斌;吕桂桦;丁燕玲;刘纲毅;黎华莲 刊期: 2006- 01
-
温度和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对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同份血浆留多个样本,每种标本留2份(其中1份离心处理),分别置于4℃24h、72h,室温24h,测其Ⅴ、Ⅷ凝血因子活性.结果①Ⅴ、Ⅷ凝血因子标本在4℃、室温放置24h、4℃放置72h,标本间离心前与离心后,其活性Ⅷ因子平均下降1.1%(IU/ml),Ⅴ因子平均下降1.9%.②Ⅷ因子4℃24h后与新鲜相比活性下降7.8%,72h后下降11.2%,Ⅴ......
作者:赵宏祥;葛健民;郭乃洲;程玉根;宋海彬;梁启忠 刊期: 2006- 01
-
微柱凝胶技术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的抗体检出率,探讨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056例术前备血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同时与凝聚胺法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抗体筛选阳性20例,凝聚胺法抗体筛选阳性17例.结论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可以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浑守永;刘明霞;王玉芝 刊期: 2006- 01
-
临床几种常见病原细菌的通用基因芯片检测
目的建立一次实验就能检测出同一样品中的多个病原细菌的基因芯片.方法检索相关细菌的16srRNA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每个细菌的四个可变区设计出4条寡核苷酸探针并制成基因芯片;利用此芯片对6种临床常见病原细菌进行检测.结果6种临床常见病原细菌的检测结果中除铜绿假单胞菌两条探针较弱外,其余5种均能正确与自己的探针杂交,并且混合样品检测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利用寡核苷酸芯片系统实现病原菌通用检......
作者:史清海;翟俊辉 刊期: 2006- 01
-
保存前白细胞过滤对新鲜血浆质量及补体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保存前白细胞过滤对新鲜血浆质量及补体活化的影响.方法新鲜血浆20份经白细胞过滤,分别于过滤前后取样分析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IB)及补体C3a,C5a含量.结果血浆在保存前经白细胞过滤后,FⅧ,FIB,C5a含量与过滤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过滤后C3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于保存前白细胞过滤不影响血浆质量,但能激活补体级联反应.......
作者:张献清;穆士杰;孙文利;夏爱军 刊期: 2006- 01
-
血液分析仪SE-9000检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液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以SE-90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液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4℃条件下保存12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20℃条件下保存8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结果无明显变化;而30℃条件下保存6h内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百分率无明显变化,8h开始结果逐渐降低.结论血液样本在4~30℃条件下保存6h......
作者:郑善銮;皇海;樊爱琳;杨麦贵;郝晓柯 刊期: 2006- 01
-
非磷脂脂质体佐剂在免疫血清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非磷脂脂质体在免疫血清制备中的佐剂效应.方法用无菌人血清、人血清+完全福氏佐剂(CFA)、人血清+非磷脂脂质体(NPL)分别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家兔制备免疫血清,采用双向免疫扩散和ELISA间接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结果①人血清+CFA组和人血清+NPL组血清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无菌人血清组;②在免疫血清的制备中NPL的佐剂作用与CFA的作用相当,但其毒性作用明显低于CFA.结论在免疫血......
作者:李成文;叶迎春;朱江;赵世鸿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尿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型和整合子分析
- 2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胱氨素C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 3 DSZ-903电解质分析仪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 4 7 401例宫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 5 杜邦RXL电解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 6 Trombolyzer血凝仪操作指南以外常见问题的解决
-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和黏着斑激酶水平检测临床意义
- 8 妊娠妇女血清中ET含量与正常人的比较
- 9 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研究
- 10 肾移植术后抗HLA-II类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研究
- 11 一氧化氮(NO)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 12 AXSYM免疫荧光分析仪两例故障的排除
- 13 尿α1-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4 体外循环对婴幼儿肝功能的影响
- 15 黄石市医院实验室粪便隐血测定室间质量现场调查结果分析
- 16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低温保存
- 17 慢性感染临床微生物样本中持留菌的特性研究
- 18 临床真菌血流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9 冠心病患者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
- 2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基因启动因子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