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全球医药投融资变革:中国药企崛起

时间:2025-07-29 14:09:26

2025年6月,全球医药投融资市场迎来了一场结构性变革的风暴。跨国交易规模同比暴增550%,这一数字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突然喷发,瞬间改写了行业格局。而在这场资本洪流中,中国医药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授权许可(License-in/out)交易呈现井喷态势,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跨国交易:550%增长背后的驱动力

全球医药产业链的重构正在加速。一方面,欧美大型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亟需通过外部合作填补管线空缺;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药企的创新能力得到国际认可,双向需求催生了交易量级的跃升。以近期某跨国巨头与上海生物技术公司达成的20亿美元License-out协议为例,这类交易已从零星案例发展为规模性现象,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从"跟跑者"向"技术输出者"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并非孤立事件。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达9%,其中医药技术授权作为高附加值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显著增量。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一家头部企业成功完成跨境技术转让,便会带动整个生态圈的连锁反应。

授权许可:中国药企的"双循环"战略

License-in(引进授权)与License-out(对外授权)正在成为中国药企参与全球化的标准动作。据摩熵咨询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药企发起的跨境License-in交易数量同比增长210%,而License-out交易金额更是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类似于金融领域的CIPS系统——通过建立多边互联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具体到操作层面,中国企业的策略呈现鲜明特征:

差异化定位:聚焦肿瘤、自免疾病等国际竞争激烈领域,以临床数据优势换取合作筹码

风险共担:采用里程碑付款模式,将前期成本压力转化为长期收益分成

生态构建:如某龙头药企同时开展5项License-in补充管线,又通过3项License-out分摊研发成本,形成动态平衡

资本流动的新枢纽:亚洲市场的崛起

交易版图的演变揭示出更深层趋势。马来西亚PayNet系统与中国支付网络的互联,为区域医药交易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想象一下,当马来西亚投资者通过手机App即时完成对中国创新药项目的注资时,这种金融毛细血管的畅通,正是550%增长得以实现的底层支撑。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量暴涨320%的宏观背景,则为大额医药跨国结算提供了货币便利性。

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

尽管数据耀眼,潜在风险仍需警惕。全球贸易增速预计从Q1的1.5%升至Q2的2%,但整体仍处低位,反映宏观经济对资本流动的制约。此外,授权许可交易的高热度可能导致估值泡沫,某基因治疗项目授权金较同类技术溢价40%的案例已引发市场讨论。这提醒参与者:在拥抱增长的同时,需建立更科学的估值体系。

这场洗牌远未结束。当中国药企的实验室成果通过授权许可转化为全球疗法,当跨国药厂的资本通过新机制流入亚洲创新土壤,医药投融资正在书写全新的游戏规则。其最终影响,或许不亚于当年美元体系面临的挑战——只是这次,变革的震中在实验室而非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