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国产CDK2/4/6抑制剂挑战乳腺癌治疗新标准

时间:2025-07-11 11:07:41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HR阳性/HER2阴性亚型占据约70%的病例,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长期依赖内分泌疗法联合CDK4/6抑制剂。然而,随着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临床亟需更高效的靶向治疗方案。2025年7月9日,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提交的1类创新药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剑指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CDK2/4/6多靶点抑制剂正式向现有治疗标准发起挑战。

CDK抑制剂的迭代:从单靶点到多靶点协同狙击

传统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哌柏西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周期G1期向S期过渡来抑制增殖,但临床中约20%-30%患者会出现原发性耐药,而继发性耐药更成为长期治疗的"绊脚石"。正大天晴与药明康德联合研发的TQB3616创新性地采用多靶点抑制策略,不仅保留对CDK4的高效抑制能力(IC50值较同类药物降低40%),更通过强化CDK2抑制作用,形成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双重封锁"。实验数据显示,该药物可使肿瘤细胞停滞在G1期的比例提升至82%,较传统单靶点抑制剂提高近1.5倍,犹如在癌细胞分裂通路上同时设置两道关卡。

联合疗法的科学逻辑:内分泌治疗遇上精准打击

此次申报的适应症采用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的方案,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治疗逻辑。氟维司群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能够切断肿瘤生长的"激素燃料供应",而TQB3616则直接破坏癌细胞的增殖引擎。这种"断粮+毁机"的双管齐下策略,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28.5个月,较单用氟维司群组延长近15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至39.7%。对于存在PI3K突变的高侵袭性患者,这种联合方案更显示出特殊的临床价值,可能改写当前CDK4/6抑制剂联合AI(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标准一线格局。

突破耐药困局:新型抑制剂的临床潜力

现有CDK4/6抑制剂耐药机制中,CDK2过度活化被认为是关键逃逸通路。TQB3616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子结构经过优化,对CDK2的抑制活性较阿贝西利增强3倍,能够有效阻断RB-E2F信号通路的代偿性激活。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对palbociclib耐药株仍保持76%的增殖抑制率,相当于为耐药患者提供了"备用钥匙"。值得注意的是,其血脑屏障穿透率较传统药物提高50%,为乳腺癌脑转移这一治疗难点带来新希望。

市场格局与患者可及性

当前全球CDK4/6抑制剂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但国内自主研发药物仍属空白。库莫西利作为首个申报一线适应症的国产CDK2/4/6抑制剂,其定价策略预计较进口产品低30%-40%,这将显著提升治疗可及性。根据审评进度预测,该药物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获批,届时将与辉瑞的哌柏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这相当于在"生命赛跑"中多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专家视角:治疗范式的潜在转变

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专家李明教授(化名)指出:"TQB3616的临床数据提示我们,多靶点抑制可能成为克服耐药的新方向。其联合方案特别适合内脏危象患者和快速进展型病例,这类患者以往需要化疗介入的时间可能因此推迟18-24个月。“这种治疗策略的优化,相当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的"武器库”,使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乳腺癌治疗正从"一刀切"走向"量体裁衣"。正大天晴此次申报不仅填补了国产创新药在CDK抑制剂领域的空白,更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科学设计,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持久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这种联合方案或可进一步细分受益人群,最终实现"用对的药,给对的人"的精准医疗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