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以报道生物科学、医学、卫生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实验室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诊断方法学为重点,选登的文章包括医学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体会以及有关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等,包括论著、实验技术;综合报道;研究简报、经验交流; 仪器维护与排障;质量控制;综述、讲座、译文;检验与临床; 书评、书讯等。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广大专家、学者、作者、读者和广告厂商的热情支持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本刊已成为一个在检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性刊物。继本刊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且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10多家国内大型检索系统收录以来,近年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近期又被英国《全球健康》大型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

研究前沿 | 被临床低估的慢性阴囊疼痛原因——亚厘米囊肿,该不该切除?

时间:2023-12-28 10:08:44

导读  亚厘米(最大径≤10mm)囊肿可导致严重的慢性阴囊疼痛(CSP),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且通常难以管理。近日,一篇探讨亚厘米囊肿对于CSP的影响的研究发表于泌尿外科领域顶刊European Urology,表明泌尿外科医生应审慎对待出现疼痛症状的附睾亚厘米囊肿患者,并积极为其实施囊肿切除术。

 

研究背景

慢性阴囊疼痛(CSP)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以阴囊区间断或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为特征,可能与下尿路症状(LUTS)或性功能障碍有关。CSP的一个常见被忽视和低估的病因是附睾囊肿引起的疼痛。附睾在解剖学上被白膜包围,囊肿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生长会压迫支配附睾的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可受影响的神经数量众多,导致患者出现的疼痛类型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必须获得完整的病史,对阴囊肿物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并用超声(US)证实这些发现。

本文的目的是比较亚厘米囊肿和较大囊肿对CSP的影响。此外,本文作者通过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率来评估不同大小囊肿的手术切除成功率,同时假设亚厘米囊肿可能与较大囊肿造成同等程度甚至更大程度的疼痛,并且对于具有明显压痛的CSP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

对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接受附睾囊肿切除术的所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价。收集的数据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阴囊US报告、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囊肿/肿块的大小和随访时间。囊肿/肿块的大小由术前US检查结果获得。术前疼痛评分由患者在术前临床访视时填写的调查问卷获得。在手术后的临床访视期间,使用相同的问卷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并使用最近一次随访会诊的结果进行分析。该问卷基于10分制评分系统(从0[无疼痛]到10[经历过的最严重疼痛])。如果在外科医生在触诊时发现患者出现可触及的压疼,则建议患者进行附睾囊肿切除术。

 

研究结果

共21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外科医生触诊其囊肿/肿块时均有可重复的疼痛,患者根据囊肿大小分为两组,<1cm的亚厘米囊肿组(G1,n=12)和≥1cm的较大囊肿组(G2,n=9)。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7.80(范围:0.59-36.30)个月,G1组和G2组术前平均疼痛评分(±标准差)为5.35±2.66,而术后平均评分为0.76±1.79。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减轻4.59±2.25。G1组术前平均疼痛评分为6.50±2.43,术后平均疼痛评分为0.50±1.19,G2组分别为3.83±2.10和1.10±2.13。接受附睾囊肿切除术的患者中,G1组的平均疼痛减轻6.00±2.27,G2组的平均疼痛减轻2.72±1.43)(P=0.0031)。只有一例患者出现囊肿复发。


研究结论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亚厘米囊肿会引起严重CSP,临床医生不应将其视为无害的,从而忽视对亚厘米囊肿的治疗。此外,数据表明,亚厘米囊肿比较大囊肿引起的疼痛更加剧烈(P=0.1080)。在66.7%(8/12)的亚厘米囊肿患者中,超声科医师报告没有明确的放射学疼痛原因,这暗示了只有当囊肿体积较大时,临床才会自动将疼痛与囊肿关联起来的倾向。总的来说,本研究中81.0%的CSP患者在囊肿切除后没有疼痛,100.0%的患者报告疼痛有所改善,而亚厘米囊肿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